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

China-aid Training

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三十一)

十年之间,沧海桑田

——我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来源:商务培训二处   类型:原创    撰稿:张梦卅  编辑:王阳 审校:仵伟 发布时间:2023-06-30 14:16

题记:智利学员阿里尔·洛佩斯来华参加5月17-30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修班,回国后从大洋彼岸发回一封电子邮件,讲述了他在中国之旅的所见所闻和所学所感。

我是阿里尔·洛佩斯,智利大学的交通与运输工程师,也是中国的老朋友。我曾有幸15次到访过中国,但自2013年至今十年间,我一直没有再来过中国。原本以为,十年后我踏上的是一次回归之旅。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没能回到十年前我离开的那个中国,而我也不再是当初出发时的那个人了。我突然发现,这不是一次回归之旅,而是一次前行之旅。

我参加过的两期研修班

下面三张照片是2011年我在中国的上海,参加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发展中国家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信息与自动化培训班”时拍摄的照片。当时我就被中国磁悬浮列车深深震撼了,而那时的中国正紧锣密鼓地忙于京沪高铁开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随后,中国与许多专门研发高速铁路的外国公司建立了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的高速铁路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为了研发修建磁悬浮列车、CRH(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和青藏铁路,中国克服了许多技术和施工方面的挑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取得的惊人进步。历尽重重艰辛,中国终于成功研发出自己的高铁,并开始将技术和设备出口到其他国家。

2023年5月份,我终于再次来到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中国,参加了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修班”。

在中国我学到了什么?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体系下,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在国家统一指挥下完美地发挥了合力作用。中国政府努力将施政重点放在城市设计、交通系统、产业、教育、医疗和服务等民生领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之下,在智利,政府早已放弃了城市规划者的角色,将发展完全交给市场主导,导致社会空间日益割裂,两极分化社会不公不断加剧。

通过借鉴中国的规划体系和制度框架,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够用好政府调控这个工具,让市场对经济自由调节作用的同时,重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计划职能。

我们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学到了许多,包括新城市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向城市有序人口迁移,以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产业之间的高效协作等等。中国的范例提醒和促使我们国家重新思考,有必要对此前沿用的西方城市和交通系统模式反省和优化。

作为一名地铁系统的博士生,我还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地铁站及其设计标准。中国地铁充分保证了旅程质量和乘客体验,尤其在运营和处理大规模客流方面具备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

灵活、功夫与对立统一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在过去的15年间我有幸15次到访中国,参观了中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在中国之旅经历中,我注意到中国一直存在着三个重要特征:灵活、功夫与对立统一。

中国人如竹子般灵活,能屈能伸并快速适应变化。中国人的设计简单灵活、适应性强、不易折损,也像竹子一样坚韧。中国人灵活地营建自己的生活环境,用花盆装饰成小路、设置自行车专用道、用简易活动栏杆隔开公交车道,甚至用竹脚手架搭建起高楼大厦。

功夫的核心逻辑是将对手的力量和招式化为己用。这种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工业和技术等各个方面。中国人善于团结各方力量攻坚克难,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央并大放异彩。

对立统一,即将对立的两方兼容并置,从而实现进步和发展,这类似于立论、驳论和破立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理念都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比如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在传统观念中相对对立的概念,中国居然可以如此和谐地融合两者的优点,形成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

中国的哲学和文化非常的丰富,但我认为上述三个特点,无论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国家大环境构建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智两国合作发展设想

中国和智利分别位于地球的东、西半球。假如我们从智利的圣地亚哥挖一条通向地心的隧道,那么隧道的另一端将在中国的山西省探出地面。

智利国土狭长,位于世界另一端的尽头。国土长达4,270公里,但平均宽度仅为200公里。全国约70%的人口集聚在智利中部地区的三个主要城市:瓦尔帕莱索、圣地亚哥和康塞普西翁。这些城市间距离约为500公里,类似于中国首都北京和山东临沂之间的距离。

从1890年到1920年,智利曾经建设过一张广阔的铁路网络,连接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然而随着20世纪40年代汽车开始兴起,在汽车制造商的利益驱动下,智利的铁路系统开始被拆除。皮诺契特为了回报1973年政变中卡车业对他的支持,在其独裁统治期间将智利的铁路系统彻底破坏了。目前智利仅有约5%的货物以及不到1%的乘客通过铁路系统运输。

我认为,中国和智利两国可以商洽联合投资、建设和运营一条连接瓦尔帕莱索、圣地亚哥和康塞普西翁的高速铁路。这条高铁的里程和标准相当于连接中国北京、天津和山东临沂的高铁。

这种中心轴线的互联互通将会带来诸多好处,包括缓解城市拥堵、促进智利城市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合作项目能够通过铁路系统将相关城市连接起来,大大减轻智利首都的交通压力,还可以在圣地亚哥和康塞普西翁之间催生发展出新的城市。

中国和智利另一个潜在的合作领域,是利用智利铁路线两端两个主要港口——瓦尔帕莱索和康塞普西翁的战略位置,建设一个连接智利三个主要城市的货运铁路网络。由于智利主要通过港口向国外出口原材料、矿物和食品,并进口工业制成品,这种布局方式可以保持货物运输的双向平衡。并且,促进铁路港口联运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

中国与智利第三阶段的合作,可以考虑通过货运列车,打通并连接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这将实现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货物运输,为南美洲乃至世界创造新的经济和贸易机遇。

展望未来

我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震撼。我更希望能够有机会参观中国的青藏铁路,因为它是中国工程技术的杰作,克服了无数科学、技术和工程层面的阻碍,堪称现代工程技术的世界奇迹。

我认为,想要了解中国就必须掌握汉字。在离华之际,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与喜爱,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试着用中文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以表达我对于受邀来华参加研修班、在华期间所获的无微不至关怀,以及这次旅途所学所感的感激之情。字迹或许有些歪歪扭扭,但是它们代表了一个智利老朋友那颗炽热的心。

Ariel López智利大学交通与运输工程师,城市规划学硕士,领土、空间和社会学博士

上一条: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三十二)葡萄牙中华艺术中心创始人:传播中国文化,是我一生的事业

下一条:研修学员眼中的中国(三十):伟大的中国,我愿为你写诗